氣候變遷因應─減緩與調適

在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下,企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永光依照金管會的要求,參考氣候變遷相關財務揭露(TCFD),依據TCFD的建議,從治理、策略、風險管理,以及指標和目標四個核心因素來揭露氣候變化所帶來的風險和機會。

2023年執行成效

0
溫室氣體排放密集度(tCO2e/百萬產值)

股東/投資人

客戶/品牌商

供應商/承攬商

鄰近社區

政府機關

透過定期/不定期舉行各項形式溝通

治理

永光化學董事會為公司最高層級的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的監督組織,董事會與審計委員會負責監督風險控管有效性。董事會下設立風險管理委員會以及永續發展委員會,負責評估氣候變遷衝擊的相關事宜。董事會成員對於氣候變遷的重要性與影響已有充分了解,在重大投資決策時亦將氣候變遷議題的衝擊納入考量。永光化學公司治理組織架構如下:

為了強化高階主管對TCFD認識,集團於2024年1月舉辦TCFD工作坊,參與成員包含永續發展委員會及其氣候變遷工作小組成員、風險管理委員會成員以及集團各營運單位之高階主管,要求管理階層在管理各項任務時考量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設定具體目標以落實到各項工作方針與方案中,為集團的氣候相關減緩與調適議題建立共識。

策略

永光化學已設定2030年碳削減25%以及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之目標,為了達成低碳轉型之願景,集團所制訂之營運策略如下:

氣候變遷工作小組依據TCFD架構,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BCSD)化工業案例指引、CDP問卷,及化工行業特有的產業性質,進行氣候相關風險識別,透過風險矩陣,排序氣候相關風險議題。同時依據公司的風險管理系統,擬定對策進行風險控管。

氣候變遷相關風險依發生之嚴重性及發生機率,製作出氣候風險矩陣圖及整理短、中、長期之氣候風險與機會的識別結果。

●重大風險  ●次要風險  ●影響較小的風險

註1:以上數字為氣候風險評分,僅供排序使用。
註2:嚴重性分為4級;等級1:可接受,等級2:輕微,等級3:嚴重,等級4:非常嚴重;
註3:發生機率分為4級,依發生1次之頻率區分,等級1:>15年,等級2:10~15年,等級3:5~10年,等級4:1~5年。

評估氣候議題之減緩與調適策略必須同時考量產品研發與製造、供應鏈管理、市場營運等各面向議題。依集團五大類主要產品進行碳議題管理,根據所盤點之重大風險與機會綜合評估組織因應各議題所需之低碳轉型行動前後可能面臨之財務影響,如下表。以利掌握整體財務衝擊並研擬預應方案與時間表。

氣候變遷風險管理

永光參考「ISO 31000:2018風險管理-原則與指導綱要」導入風險管理程式,依據不同之風險屬性與風險類別(市場、政治、環境、法律、財務、營運、其他)及風險發生機率與嚴重性,發展風險處置原則與策略。

  1. 氣候變遷風險屬於環境風險的一環,2021年在永續發展委員會之環境小組下,成立跨部門之氣候變遷工作小組(簡稱氣候變遷小組),負責氣候變遷相關風險與機會進行鑑別、評估。
  2. 氣候風險分為轉型風險與實體風險兩大類,依照永光現行風險管理體系,進行轉型與實體氣候風險進行評估:包含政策與法規、科技、市場、企業聲譽,以及立即與長期氣候風險對於永光可能帶來的影響。
  3. 評估流程包括:識別風險 → 風險排序 → 風險衝擊評估 → 風險調適與預應作為規劃,並融入現有風險管理的體系當中。
  4. 當氣候風險議題被評為重大風險時,依據風險處理程序,提出具體因應對策。
  5. 風險報告與回應與監控:各權責單位應持續監控與營運有關風險,對於已經處置的風險進行追蹤與確認殘餘風險已被有效管控,並於風險管理委員會或各管理系統審查,提報各項風險狀況與風險處置結果,以做為調整風險管控機制與營運策略之參考。

氣候變遷風險管理PDCA流程

氣候相關風險管理系統整合的組織及功能

指標與目標

永光於2005年起,連續六年通過ISO 14064-1:2006溫室氣體排放量第三方之查證聲明(一廠、二廠、三廠),並持續依照此系統方法建立集團組織碳盤查資料(含四廠、全通科技、蘇州永光),以確保溫室氣體排放量之正確性。

永光溫室氣體排放密集度近年及2030年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