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氣體與能源管理

永光關注國際氣候變遷與溫室氣體減量趨勢,持續透過能源使用管理及設備效率提升等節能改善措施,以發揮最大能源使用率,來達到「溫室氣體減量」之目的。另外,為降低氣候變遷造成的衝擊,我們推動溫室氣體盤查與減量,並積極導入各類能源管理系統與創新科技設備,來推動各項節能減碳措施。

2023年執行成效

0%

節省電力

0

溫室氣體排放密集度
(tCO2e/百萬產值)

0

能源密集度
(GJ/百萬產值)

能源管理

2023年,本公司投入能耗總計約為498.33×103 GJ,其中外購電力佔55%,較2022年(626.93×103 GJ)下降了128.60 ×103 GJ能耗量(減量21%)。主要是因為將老舊設備汰舊換新(冰水機、空壓機、製冰機等)及推行各項節能改善相關措施,投資金額約30佰萬元,以致電力、柴油、天然氣、蒸汽之能耗量使用較去年各減量17%、12%、21%及30%。整體能源密集度整體也降低了4%(2023年:68 GJ/百萬產值、2022年:72 GJ/百萬產值)。本公司二廠已於2023年3月1日取得太陽能發電自發自用時程,建置費用21.4佰萬元,截至2023年底共自產自用365,870度(1.32 x103 GJ),預計未來每年發電數量450仟度,減少碳排量約229 tCO2e。

永光2022年規劃以一~三廠區進行展開導入 ISO 50001 管理系統並於2023年取得認證,其當中也有未規劃展開的廠區先派種子成員參與共學取經,以利後續逐步擴大至子公司,以期管理系統未來於能源供應之相關風險找出可改善之處,以持續改善整體績效表現、減少能源消耗及支出,且公司也規畫安排四廠和全通於2024年取得 ISO 50001 認證。

歷年能源密集度資訊

總能耗量 (103 GJ)

能源密集度 (GJ/百萬產值)

歷年溫室氣體排放密集度資訊

在運用各項能耗措施的改善下,2023年溫室氣體排放密集度為8.55,其進位顯示為8.6 tCO2e/百萬產值,較2022年(8.6 tCO2e/百萬產值)雖無有明顯下降績效,但與2023目標(8.7 tCO2e/百萬產值)對比仍有達標,且在全體同仁的努力下,該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總計為62,318 tCO2e,較2022年(75,286 tCO2e)已有降低了約17%碳排放量績效;故整體而言,我們仍持續依集團碳削減計畫內容(汰換高能耗設備、持續製程改善等)努力。

tCO2e 總計

GHG 排放密集度

節能減碳成果

★ 特別報導

通過持續的努力和創新,我們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提高能源管理效率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不僅在降低能耗和溫室氣體排放方面取得了優異成績,還提高了整體經營效率,為實現永續發展目標做出了積極貢獻。

面對氣候變遷與來自氣候政策、新興技術、碳定價等議題都為營運帶來轉變與衝擊。永光參考國發會於2022年底提出的2030年減量目標,訂定2030年減量25%的目標,並進行氣候變遷相關財務揭露(TCFD),推動各種減碳方案與規劃,響應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

首先,我們進行了製程與設備的優化,並導入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以更有效地監控和控制能源消耗。同時遵循ISO 14064-1溫室氣體盤查標準,通過持續推動溫室氣體減量措施來降低排放量。此外,我們積極採用節能設備,推動能源管理系統化,並投資建置再生能源,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

我們於2021年開始推動節能減碳專案,包括老舊設備汰舊換新(冰水機、空壓機、製冰機等)及推行各項節能相關措施–製程與設備改善。各項節能減碳措施目標以每年節省電力≧1%【註1為目標來促使相關節能減碳方案推行。2023年總計節電為1,231千度電,減少碳排量約609 tCO2e,約為種植50,750棵樹木一年所吸收之碳排放總量【註2,換算能耗量則約節能4,435 GJ,共節省電力1.5%。

註1:2023年節電和碳排換算,則參照經濟部能源署公告最新「111年度電力排碳係數 = 0.495kg CO2e/度」及111年度能源統計手冊之相關能源係數值。
註2:依據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樹木對環境的貢獻之篇章內容,指出每年每棵樹約可吸收12公斤CO2e,故609噸除以0.012噸CO2e/一棵樹木,約50,750棵樹木一年吸收碳量。

註1:節省熱值(千卡) =〔節省用電量(千度) X 電力熱值(8.6×105千卡/千度)〕。
註2:節省碳排(tCO2e) =〔節省用電量(千度) X 當年度最新電力排碳係數(0.495 tCO2e/千度)〕。
註3:節省能量(GJ) =〔節省熱值(千卡) X 熱值係數(4.187 x 103 焦耳(J)/千卡)〕÷ 109
註4:上表統計資訊皆以四捨五入至整數做呈現。
註5:上述碳排減量換算績效範疇為範疇二。

歷年破壞臭氧層(ODS)的排放資訊

永光逐年減少使用破壞臭氧層(ODS)的冷媒

註1:R22冷媒之ODP值為0.055(依蒙特婁議定書公告)、CFC-11之ODP值為1,將R22冷媒使用量換算為CFC-11當量(噸),如上述資料所示。
註2:參照蒙特婁議定書附件之臭氧層消耗潛能值(ODP)係數,據以換算ODS排放。

溫室氣體管理績效

針對溫室氣體盤查與能源使用管理,永光共擬定三項管理指標,分別是(1)節省電力%、(2)溫室氣體排放密集度(tCO2e/百萬產值)以及(3)能源密集度(GJ/百萬產值)。2023年永光集團也繼2022年宣示淨零中期目標(2025年)的實踐狀況。

歷年管理指標與中期目標實踐情形

註1:2022年請外部輔導專家協助節能減碳規劃,並調整能源密集度與溫室氣體排放密集度的短中長期減量目標。
註2:主因為covid-19疫情導致產能降低及部分須大量支出能耗的產品產量增加所致。
註3:2022年冷媒排放查證資訊之盤查方式為設備冷媒逸散與先前自主性盤查採冷媒採購補充量揭露方式有異,故
統一回歸已查證之設備冷媒逸散方式來做盤查,然相關歷年碳排放量修訂資訊雖與往年揭露略有差異,但不
影響先前擬定之中長期目標。
註4:能源密集度考量近兩年實績之產品組合/製程特性與2021年相比有明顯差異,故有調整其中長期目標。

揭露事項

  • 2019~2023年各項能耗量統計明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