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主題#4

污染防治

污染防治對製造業是一個極為重要且急迫的議題。廢棄物管理與空氣污染管理尤其受到關注,因其對環境、健康和永續發展的影響日益嚴重。我們必須採取積極的措施進行污染防治,以保護我們的地球和未來世代的生存環境。將空氣污染廢棄物管理選為重大主題,並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促進污染防治工作的持續進展。

2023年執行成效

0%
單位產量空污排放削減率
0%
廢棄物回收利用率
0%
有害事業廢棄物採回收處理比率

股東/投資人

客戶/品牌商

供應商/承攬商

鄰近社區

政府機關

透過定期/不定期舉行各項形式溝通

空氣污染

永光配合政府所頒佈實施之空污排放相關法令,以優於法規要求的管理做法來進行空氣污染防治。我們盡量使用「低污染清潔能源」及透過製程改善方案來達到SOx與NOx減量,並密切追蹤國內法規排放要求,例如「固定污染源有害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做為改善空氣污染排放的其他參考標準。

依據公司2019-2023年間空氣污染排放資訊明細統計,發現2023年集團廠區單位產量排放削減率為-6%,較2022年的-3%,整體下降9%,主因乃是當年度揮發性有機物排放係數較高的產品(如溶劑型產品(剝除劑)等)之需求占比較高所致,此部分廠區後續將持續強化相關管理措施,如加強防制設備之活性碳更換頻率,自主檢查/委外檢測與積極維護,降低設備元件洩漏率,以期能有削減管控的努力呈現。

(單位:噸)

註1: 上述資訊單位皆為公噸,其排放統計資訊皆來自當年度申報資訊,並四捨五入至小數點後2位做呈現。
註2:2016年起,永光一~四廠區已逐步將燃料油鍋爐汰換為「低污染清潔能源鍋爐」,其SOx與NOx減量成效可觀(SOx減量90~98%;NOx減量52~59%,請詳2018-2020 ESG報告書之廠區空污排放量統計揭露資訊)。

註1:2021年納入子公司為範疇,故參考集團2018-2020實績及未來規劃以推擬集團可行之中長期目標。
註2:單位產量之單位產量之空污排放量的計算為粒狀污染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及揮發性有機物之空污排放量總計(kg) / 產量(噸)。
註3:單位產量空污排放削減率的計算為〔1-(單位產量之空氣染物排放)/基準(1.93))〕x100。
註4:2020年單位產量空污排放削減率為-22%,主因為covid-19疫情導致產能降低及部分係數高之產品產量(如清洗劑、光阻劑等)增加所致(因各廠區主要以排放係數來進行申報),乃因其當年度溶劑型產品產線因應市場需求激增(如清洗劑、光阻劑等),使其揮發性有機物增加24%所致。
註5:近年因產品組合/製程的空污排放與其基準相比有差異,故改用2022~2023之單位產量之空氣染物排放實績平均(1.98)來做為基準計算,會較符合單位產量空污排放削減現況呈現,並持續檢討。

廢棄物管理

本公司於原料、產品供貨及生產製造流程、環境污染預防及日常作業活動中,對產出之可重複使用物料,進行循環使用(含供應商與客戶之逆向回收及重複裝填使用)。

另外,強化製程循環及技術創新(如:不同製程之稀酸溶液與鐵泥再製成硫酸亞鐵,供廢水處理用;含磷酸溶液再製成磷酸一鈉/磷酸二鈉供製程用;導入薄膜濃縮提升溶劑回收率等),並強化外部循環最短路徑(如:副產品硫酸鋅直接交給客戶製成氧化鋅),以從源頭減量,並積極宣導廢棄物分類回收,來達到資源循環之觀念,提高使用資源,促進循環經濟發展。

依據政府廢棄物清理相關法令及公司訂定之「廢棄物管理程序」,對產出之事業廢棄物進行委外回收再利用、焚化或掩埋處理等主要方式,其中部分有害事業廢棄物(以廢溶劑為主),則自行焚化處理並從中回收蒸氣自用及與供應商逆向回收等,皆已全數委託國家專業合格清理機構辦理(無輸出入或過境清理行為),並妥善執行廢棄物管理流程,包含:

  • 廢棄物現址分類儲存及標示。
  • 清理聯單上網申報及確認。
  • 清理廠商評鑑及簽約。
  • 清理廠商定期查核及跟車抽查。(不定期追蹤,以確保委外廠商妥善處理各類廢棄物)。
  • 廢棄物過磅及清運車輛行車軌跡管理。
  • 緊急應變處置作為,以避免廢棄物造成額外之環境負擔與污染風險。

現場

部分有害事業廢棄物(以三廠處理廢溶劑為主)採自行處理並從中回收蒸氣自用。

離場

供應商逆向回收及委外焚化等方式進行。委外部份全數委託國家專業合格清理機構辦理(無輸出入或過境清理行為)

廢棄物管理指標及成果範圍皆已涵蓋子公司(蘇州、全通)。2023年事業廢棄物總產出量共8,616.0噸(有害事業廢棄物1,761.3噸,一般事業廢棄物6,854.7噸),較2022年事業廢棄物總產出量(10,497.4)減量18%。而經由回收再利用等資源化廢棄物量為6,125.2噸,廢棄物回收利用率達71%。廢棄物總量當中,有害廢棄物採回收處理量181.3噸(有害事業廢棄物採回收處理比率達10.3%)。

廢棄物回收利用率及有害事業廢棄物採回收處理比率之績效皆逐年提高,乃因實施各項包材回收措施(如太空包、one-way桶、塑膠袋等)及有害廢溶劑(PGMEA)走通案再利用等措施。

(單位:噸)

註1:上述資料為申報及免申報(如廢鐵、廢塑、膠廢紙等,以磅單數據紀錄)廢棄物資訊提報,其數據單位為噸。
註2:現址儲存為廢棄物年度最終暫存量資訊,其餘處置資訊皆為各月之數量統計加總,並以四捨五入至小數點後1位做呈現。
註3:廢棄物總產生量=當年度廢棄物總清理量+暫存量異動量。
註4:為更精確顯示年度廢棄物總產出量資訊,故今年報告書特別進行有關年度廢棄物現址儲存異動量的統計。
註5:上述2023年廢棄物資訊,現場處理的數量包括永光三廠焚化爐自行處理(有害廢棄物:987.75 ton)及蘇州永光墨水製程滲透液之再生利用(有害廢棄物:57.7 ton);其餘皆屬離場清理數量

註1:2021年為將範疇納入子公司,故參考集團2018-2020實績及未來規劃以推擬集團可行之中長期目標。
註2:有害事業廢棄物採回收處理比率(%)考量近兩年實績之產品組合/製程特性與2021年相比有明顯差異,故有調整其中長期目標。